8个硕士点位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电子信息(0854)
    电子信息类别(类别代码:0854)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相关领域主要包括电子、通信、控制、自动化、计算机、App等,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智能信息服务等新兴方向。本学位点聚焦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与测控技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信息服务、图形处理与机器视觉、分布式计算与数据安全五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新萄京自2003年起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先后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及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等多个建设项目。本学位点现有60余位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上海市科技重点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与重点创新项目等建设任务,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浦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材料与化工(0856)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点对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双碳”节能环保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行业优势,聚焦“先进节能与能源材料”领域开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本学位点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四个研究方向:热功能材料与热控技术、先进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化工新材料与加工技术以及材料与化工(职业技术教育)。先后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以及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高原学科等支撑,拥有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热物性大数据服务平台、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省部级研究生培养基地,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部级和校企业合作课题150余项。本学位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曙光学者、启明星计划、“晨光”学者,扬帆计划,宝钢优秀教师等专业教师联合组成校内外卓越导师队伍。人才培养对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对材料与化工产业需求,围绕“先进节能与能源材料”,重点培养具备广泛扎实的材料与化工基础理论常识,掌握热功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资源与环境(0857)
    资源与环境硕士人才培养瞄准资源与环境行业产业需求,面向政府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等废弃物资源化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资源化及污染治理成套智能化工艺装备研究与开发等的先进技术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进行该领域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咨询及运行管理的硕士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本学位点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获批“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2015年获批“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已形成了80余人的“成建制”的师资队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原学科等重大项目与学科建设任务,多次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奖项,在推动行业整体规范化发展、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行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团队。新萄京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依托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格林美股份有限企业等政府机关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国际商务(0254)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立足上海,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为目标。(1)国际供应链与循环产业管理聚焦从国际贸易、跨国经营中的供应链整合和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产业应用需求中提炼的科研问题,包括国际产能合作与生产网络优化、跨国采购与智慧物流管理、全球资源循环与逆向供应链管理等。团队成员在国际供应链与智慧物流、逆向物流与循环利用、物流标准化等方面具备科研优势。已制定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荣获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宝供物流奖”和国家工博会优秀展品奖。(2)跨境投融资与供应链金融跨境投融资合作理论与实务、对外投融资战略、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导向、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主要优势是针对国际商事活动全产业链条中的投融资环节,紧密结合本专业学位下跨境数字贸易、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方向,联动契合、相辅相成,培养具有良好的国际金融投资素养和外向型投融资风险管控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3)国际贸易与数字经济依托上海自贸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国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翻译(0551)
    奥门新萄京8522【www.3522.com】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宽广常识结构和熟练翻译技能的以先进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应用型高层次科技英语笔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依托奥门新萄京8522【www.3522.com】强势学科,实施错位竞争,开展多学科交融下的专业建设,开创新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结合,为培养具有工科常识的复合型、职业化翻译人才提供有利的专业实践、实习平台。翻译硕士学位点培育了一支结构合理、成果突出、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共16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博士(含在读)10名。与全国知名语言服务企业和智能制造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10个,建有4个语言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笔译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并拥有多种翻译App和语料库资源,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设计(1357)
    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立足长三角,对照上海“设计之都”定位,聚焦上海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以“艺术与工学结合、创意与技术结合、课程与产业结合”为培养手段,以“科创+文创”融合为特色,以“产品系统化研究与设计”“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设计”三个方向协同发展,培养艺术与技术融通、创意设计与工程设计能力兼具,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创新设计落地实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设计硕士导师组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由“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中国玻璃艺术大师”“CDC中国设计师”“光华龙腾奖获得者”等教授领衔,团队成员88%具有行业背景,同时聘任多名业界知名教授、设计师为校外导师。该学位点拥有独立的专业教室、专业画室、专业资料室、专业工作室以及专业机房等专用教学场所;拥有得力集团上海工业设计研究所实践教育基地、中国自行车创新设计中心、上海轻工创意设计中心、上海家化集团设计创新中心等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平台;拥有设计技术平台、文创实现平台、数字影像平台、数字技术平台、演示中心五大实践平台,为设计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
  • 2023-09-12
    学术学位硕士——机械工程(0802)
    机械工程硕士学术学位点面向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与行业,以高水平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聚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几何检测与数字化制造)、机械设计及理论(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制造系统故障监测诊断)、工业大数据及网络协同制造等研究方向,以 “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的先进制造装备与工艺技术、机械设计与先进检测技术、先进制造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岗位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博士70人,研究生导师36人,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科背景合理的导师团队,近年来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装武器装备预研项目、航空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课题两百余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优秀奖1项。自2012年来,团队先后培养了两百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积累
  • 2023-09-12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0451)
    澳门新萄京-官网授权网址【www.3522.com】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是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首家重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依托单位、长三角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学院获批了上海市级虚拟教研室“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教研室”,承担了“职教国培”示范项目“中高职新材料领域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以及上海市职教教师培训项目。学院坚持高起点定位、以精见强,培养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建设一流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打造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黄埔军校。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坚持需求导向、任务驱动、产教融合,跟踪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聚焦高端装备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职业院校师资需求,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突出“技术+教育”“高校+企业”的融合特征,采用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引入“1+X”证书,培养具有相关行业常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同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的高素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